英國統治下的印度(稱英屬印度)分為13個省,其中包括緬甸。另外約有700個由印度王公統治的土邦在英國嚴密監督下存在著,這種土邦佔整個印度面積的五分之二(有些省裡也有土邦)。總之,印度雖然是一個由英國統治的龐大殖民地帝國,可是,印度其實是分為英屬印度和土邦印度兩部分,造成了奇特的國中之國的現象。1877年,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加冕為印度帝國的皇帝,1911年,印度帝國的首都也由加爾各答遷往德里。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印度軍隊在英國軍隊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隨著印度現代化的緩慢深入,一部分印度上層知識分子意識到由英國統治帶來的巨大恥辱,民族主義逐漸開始流行,一些印度知識分子於1885年成立了印度國民大會黨(?????? ????????? ????????,簡稱國大黨)。該黨於1920年重組,由主張獨立的莫罕達斯·甘地(??????? ?????? ?????)獲得領導權,並開展了一系列謀求印度獨立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然而,英國殖民者利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矛盾製造分裂,使得印度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的矛盾日益難以調和。之後,代表穆斯林利益的全印穆斯林聯盟(???? ???,簡稱穆盟)成立,穆罕默德·阿里·真納(???? ??? ????)成為該黨領袖,印度的兩大教派逐漸失去了團結的可能性。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實力迅速衰落,由於民族主義國家思想的興起和印度人民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廣泛開展,遂准許印度獨立。但此時印度的穆斯林已經開始謀劃建立單獨的穆斯林國家——巴基斯坦,英國和甘地都無力改變印度社會已經分裂的現實,只得同意獨立後的印度分裂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1947年,英國提出蒙巴頓方案,同年8月15日,印度在與巴基斯坦分治後實現獨